当前位置:首頁 > 詳情頁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內地升學 > 港生分享 > 在讀港生

廈門大學中醫學大三學生-楊雅詩

來源: 時間:2015年11月11日 瀏覽次數: 【字體:

毋忘初衷 北上求學開拓新路向

就讀高校

廈門大學

就讀本科專業(年級)

中醫學(三年級)

入學年份

2013年

        楊雅詩是2013年文憑試考生,雖然成績高於入讀本地大學的門檻,但心儀的社工系競爭太大,未能躋身。幸而習慣未雨綢繆的她,早作好兩手準備,最終經內地免試收生計劃順利入讀了第一志願的中醫學專業。

思量理想初衷 除卻巫山尚有雲

        原本心儀社工系的楊同學為何會以中醫學作為內地升學第一志願呢?回想初衷,原來理想不是「除卻巫山不是雲」。楊同學坦言:「當初以社工為志願的原因是希望將來的工作可以幫助別人,而且自己的個性也比較喜歡與人接觸、交流。在選報內地免試收生志願的時候,也是以這個方向為大原則。」

        「起初退而求其次選擇中醫學,主要是覺得中醫跟社工一樣,都是一個可以幫助別人的行業。」而在學習中醫學的兩年來,她越來越感覺到「醫者父母心」與社工助人的「赤子之心」不無異曲同工之妙:「現在回看,很慶幸自己當時選擇了這條路。中醫的『望、聞、問、切』中,『問』正正與自己喜歡與人接觸、交流的個性契合。」

        她解釋,「問」就是問診的意思,好好了解病人的狀況是中醫斷症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在這環中,更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個醫者,每一句說話都會大大牽扯到病人和家屬的情緒,例如解釋病情時,故然要使他們清楚明白,還要察言觀色,照顧病人和家屬的情緒狀況。楊同學在中醫與社工之間找到兩者的共通特質,既保初衷又不失理想,更計劃畢業後回港加入中醫行列。

課內課外 相輔相成

        離港追夢,楊同學說:「內地大學的上課模式有點像中學,除了一些病例討論外,大多數時間都以老師講課為主。起初有過疑惑──為何上到大學好像和中學沒什麼分別?但後來才慢慢明白到中醫學是一門著重理論根基的專業,必須先學習好基礎理論,沉浸一番,然後才能談上思辨。」

        後來她擔任了「針灸推拿學會」的副社長,在校內舉辦義診活動,實踐課堂所學。「那時加入學會是希望推廣中醫文化,也想從中得到寶貴的臨床經驗。義診時不少老師和碩士生學長也有來幫忙,記得他們把脈、開方、針灸的時候還不忘用心解釋脈象、藥理和要特別留意的細節,而我們則負責拔罐、刮痧、耳貼穴位等較容易的治療,熟習後再把技巧分享給學弟妹。」課內課外的學習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 做好準備 了解專業資格認可

        說到畢業後的打算,現時念大三的楊同學,有條不紊地道來:「內地中醫學學制比香港少一年,畢業後未有香港中醫執業牌照,幸而香港中醫執業試的內容與內地課程大體相若,打算回港後花一年時間考取牌照。」她又細心提醒同樣有意到內地讀中醫學的學弟妹,應小心選擇選修科目,以配合日後報考香港中醫執業試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後,她寄語同學:「最重要的是要及早做好準備,考慮將來的就業打算,了解專業資格認可。」